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蔡英文台17線參觀雲林縣姵寧皂坊



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今(12/7)日參觀手工香皂工作坊 「姵寧皂坊」時表示,在地經濟要有好的發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投入資源並協助尋找在地經濟的元素,而在地的大學教育也必須因應產業變化和需求,提供相關技術與知識,最重要的是創業者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而「姵寧皂坊」結合了發展成功在地產業的要素、寫下在地經濟的最佳典範,她期許未來能在台灣各地看到更多跟「姵寧皂坊」一樣成功的故事。



蔡英文今天下午在雲林縣長蘇治芬、立委候選人李進勇陪同下抵達「雲林第一家生活博物館」,由負責人吳春塘親自陪同導覽,並向蔡英文介紹他為從小失去聽覺的女兒所打造的 「姵寧皂坊」。蔡英文除了當場體驗古早造型的切皂機,還參觀姵寧為香皂調製香精的過程,特殊的經驗讓她感到十分新奇。



吳春塘說自己原本經營雕琢原木創意商品工廠,但因熱愛鄉土,因此興起籌措劉厝里特色的念頭,他在縣政府的協助之下,打造結合地方文化和歷史生活的博物館。由於女兒對製作手工香皂非常有興趣,因此為她打造了專屬的工作坊,姵寧利用剩餘的檜木削做香精材料,並向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楊閔惠老師學習製皂的技術與知識,再將香皂商品化、變成伴手禮,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模式。



蔡英文隨後致詞時表示,「姵寧皂坊」為在地經濟寫下最好的範本,因為它結合了發展在地經濟所需具備的四項重要元素。第一,發展好的在地經濟,需有願意注入資源、主導地產業發展的中央政府;第二,發展好的在地經濟,需要有效率並且會細心找出在地經濟元素的地方政府;第三,發展好的在地經濟,需要在地大學與在地產業相互結合,一如虎尾科技大學的老師提供姵寧製皂相關技術,提供與產業相關的知識訊息;第四,發展好的在地產業,在地產業的創業者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力。



她說,「姵寧皂坊」讓人感到相當感佩的一點,是將來它會轉變為聽力障礙者的庇護工場、提供就業的機會,在政府能力不足、無法提供機會給弱勢者時,能夠有同理心,照顧需要的人,讓社會有一種互助、溫暖的感覺;蔡英文期許,像「姵寧皂坊」這樣成功的故事,不是只有在雲林看得到,而是在全台各地都能夠看見,持續地創造就業機會,讓溫暖還有充滿希望的故事能繼續寫下去、且越寫越精彩。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獨立媒體 台17線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姵寧皂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