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張炎憲教授談台灣文化協會與夏季學校



1920年代台灣仍在日本殖民政府統治下,台灣知識菁英在內外環境刺激下,為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圖謀台灣文化啟蒙與發展,於1921年10月17日假台北市靜修女中正式成立「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是台灣人意識覺醒和台灣主體文化建設的開始,其後所推動的各項活動,如:成立文化書局、讀報社,舉辦夏季學校、巡迴演講、文化劇公演、美台團電影放映、音樂會欣賞等,並鼓勵體育活動、注重衛生等,都帶給台灣至深且巨的影響。

「夏季學校」為台灣文化協會代表性活動之一,其原旨在對抗日本殖民政府之歧視、愚民的教育政策與制度,藉以普及大眾智識,啟發民族思想。自1924年至 1926年止共舉辦過三回,均利用暑假期間,假霧峰林家花園(萊園,今明台高中校址)開辦,召喚海外台灣留學生返台和菁英份子傳導新知、促進台灣文明開化。著重於台灣文化史議題的研習,每年設定不同的研習主題和內容,希望藉由台灣文化的研探,期使國人更瞭解台灣的歷史與文化,進而認同台灣,形塑建構一個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認為面對歷史的洪流及現實的困境,台灣未來的定位和走向確實是一個值得去思考、面對的問題。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重新回顧 1920年代台灣文化啟蒙階段的歷史背景,體會當時人所面臨的問題、檢討他們解決問題的想法與方法,並回溯近一個世紀以來台灣整體文化的進展及成就,由此對應現今台灣所面臨的時代背景與考驗,思索未來努力的方向與措施,或可在進出歷史之際,尋得經驗、共識與智慧,作為台灣航向新世紀的指引。

有鑑於此,2001年起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承繼「台灣文化協會」前輩們的理念和精神,發起「新世紀文化運動」系列活動,重返歷史現場,仿照當時文協活動名稱、形式與時間,重新規劃內容,並結合當地民間團體的力量,共同舉辦了座談會、研討會、研習營、登山、電影放映會、歷史巡禮等活動,受到各界熱烈的迴響與肯定。

今年適值台灣文化協會創立90週年,這次夏季學校研習營特以「彼e時代、咱e青年:台灣文化協會e歷史光影」為主題,介紹這個啟蒙團體、那些引領文化運動、救亡圖存的青年,如:林獻堂、蔣渭水、賴和、蔡培火、林呈祿、蔡惠如、李應章等人,以及這段關鍵時代的歷史,藉此活動不啻紀念,更是台灣人覺醒與重建的時刻,青年尤責無旁貸,台灣文化協會無疑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鏡與典範。



張炎憲教授認為,當初台灣文化協會所未完成的四點志業「台灣文化的創新、社會公義的實踐、國家的獨立、台灣是台灣人的國家」,到現在也沒有真正落實,所以要延續台灣精神,而夏季學校也不是老戲重拍,因為每個新時代看待過去歷史,都會有不同的問題,配合台灣社會當前所需與台灣人的盼望,面對過去歷史也會產生新的問題與意義,因此歷史問題永遠有新的所在,面對歷史,我們要看過去、看現在、看未來。



本次營隊活動為期四天三夜,在全台唯一古蹟花園台中霧峰【萊園】上課,並結合當地民間團體,共同舉辦一系列座談會、研習營、文化史蹟巡禮等活動,希望喚起當地歷史文化意識,深化活動內容。並反省與思考台灣人文教育的問題,期能在研習互動中,尋索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問題的解決途徑,加強輔導青少年接觸台灣歷史文化活動,以為台灣歷史文化教育紮根。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大地獨立媒體 台中霧峰採訪報導


延伸閱讀: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07/22-07/25 彼ê時代、咱ê青年:台灣文化協會ê歷史光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