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 星期一

蔡英文:鬆綁過時法令,讓政府成為創新推手,而非阻礙



蔡英文總統今天(12/5)上午出席「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希望產、官、學、研界透過這個平台的交流討論,為國家科技發展擬定新方向,解決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總統也特別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及政府應長期投資、推動與獎勵輔助,並編列足夠預算支應。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四年一度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是科技界非常重要的盛事,在這個會議中,政府跟民間、學術和產業,會透過充分的討論,來為國家科技發展擬定新的戰略方向。這一次會議的主軸,是「智慧、低碳、健康、永續」。這也是過去一段時間,各界對國家發展方向最大的期待。

蔡英文說,會議開始之前,要再一次向現場的產官學界朋友保證,政府一定會全力支持科技發展,而當務之急,就是科技基本法的修改。10月的時候,行政院通過了科技基本法的修正案,目前也送請立法院審議。如果國會順利通過,未來,研究人員到新創公司兼任董事的規定會放寬;同時,研究發展成果的收入,也能夠讓研究單位彈性處分跟運用。

蔡英文指出,產、學、研三方面的連結,必須要受到更多鼓勵,才能讓最新的研發,落實在產業上,也才能讓最優秀的人才,在任何領域充分發揮專業。接下來,有兩件重要的任務,要請大家跟政府一起努力:

第一,我們要用科技跟創新,帶動產業的轉型跟發展。
科技的發展跟創新,是國家發展的關鍵。而科技的發展不能自外於社會,而是要利用更先進、更智慧的科學技術,來為臺灣社會服務。

臺灣的整體產業結構,現在正面臨一個調整的關鍵時刻。過去,我們單靠「效率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遇到瓶頸,我們必須要採取一個經濟發展新的模式。

也就是說,我們要將過去的「效率驅動」模式,加值創新,邁向「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透過創新,創造新的商機跟就業,改善臺灣的經濟分配。

但是,創新不會從天而降,我希望透過今天的會議,產學研三方能夠有更多交流,因為產業界在不斷競爭之下,所累積出來的高階技術,正是創新最好的基礎。而政府在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點燃創新火苗的時候,更需要產學研三方的緊密合作。

當然,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我剛剛所提到的科技基本法的修正,就是政府努力的第一步。鬆綁過時法令,提供創新支持,吸引跟培育優秀人才,政府會持續打造友善創新的環境。

第二,我們要透過科技的發展跟創新,來解決臺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
現在的臺灣社會,面臨很多不同種類的問題,需要一一解決。在這個關鍵時刻,我也期待科技人能夠挺身而出,用各位的專業所學,一起來幫臺灣解決問題。

像是新政府正在全力推動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要解決居住正義的問題。我們所打造的社會住宅,可以注入科技元素,成為一個智慧管理、具備多元功能的社區。

或是推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時,從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系統、落實更有效的檢驗方式、或是建置全面的生產資料庫,每一個環節的努力,也都需要科技的協助。

此外,臺灣要發展綠色能源,除了要提高能源自給率之外,投資綠色經濟也是我們掌握未來商機的關鍵一步。在落實非核家園的努力的同時,也可以增加就業機會。

蔡英文強調,投資綠能不但不能跟產業脫鉤,更需要科技跟創新的能量。政府會提供一個舞台,在能源供給安全、價格穩定的前提下,結合產業跟科技,讓綠能產業成長,建立一個活絡的綠色經濟。

蔡英文說,當我們期待以科技來帶動產業的轉型,以及解決問題時,我們必須要檢討政府是否做了必要而且足夠的投資。政府每年有大約一千億的科研經費,其中絕大多數都以應用科技或是短期商業化為目標,基礎研究則少於一成。

蔡英文提到,中研院的廖院長提醒她,今日使用的科技,如衛星定位、網路、基因體分析、肝炎疫苗、核磁造影,都源自於基礎研究。歷史告訴我們,看似無用的基礎研究,經常帶來突破性的科技創新,並且帶動進一步的科技與產業發展。此外,扎實、深入的基礎研究,才能培育勇於接受挑戰、善於解決問題的創新人才。

蔡英文表示,當政府正在檢視國家下一個世代的建設與發展所需要的基礎建設時,我們應該將長期投資基礎研究、推動科學基礎建設、獎勵研究服務(或輔助)產業,列為必要的基礎建設及投資,並籌措足夠的預算來支應。

最後,蔡英文也提醒在座的政務官、文官一件事。這一段期間,她走訪許多產業,產業界的朋友最常跟我抱怨的,就是過時的法令對創新帶來的阻擾。她要再一次強調,政府應該成為創新的推手,而不是創新的阻礙。

蔡英文說,要讓臺灣走向新時代,政府就要想辦法移除這些創新路上的小石頭。而各位科學家、或是產業界的好朋友,我也要請大家幫忙找出這些小石頭。眼下的臺灣,確實面臨許多問題,大家希望政府帶領臺灣走過難關,但是每個問題解決的環節,都少不了科技人的參與。她期待借重各位科技人創新的精神,跟專業的能力,跟我們一起來帶領臺灣走出困境,走向新時代。

總統府提供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