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核電危險 李登輝:需認真開發替代能源



李登輝基金會今天(8/9)舉辦『國際能源論壇』,邀請美國費米實驗室物理學家葉恭平、美國釷能源專家哈格瑞夫、日本NPO法人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長飯田哲也、德國能源專家史崔席普等各國專家談世界能源發展趨勢。對於國家能源政策看法、作法,前總統李登輝會後受訪表示,台灣對核能發電問題很看重,但核能發電不安全,而最重要是廢核料處理的問題困難很大,台灣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國家發展、經濟發展都不明確,最重要就是能源配合、生產的問題,這要能處理,國家工業才能發展。

李登輝表示,今天請來很多世界專家,譬如美國釷能源專家(Rober Hargraves),他是以液體的釷為中心來取代核電,核能本身原料貴又危險,釷沒有這問題,這是可以研究的,釷雖然也是核能發電,但是量小規模,不似鈾那麼大量,大雖然省但送電本身就損失很大,他覺得以釷來取代核電是值得研究的。

他也舉例太陽能發展,李登輝覺得很很可惜,他說,台灣在世界太陽能設備生產市佔率第二,但台灣自己使用只有百分之二,自己有能源卻不懂得利用,還有風力發電,這些事情都應該要多角化去發展。

李登輝說台灣有土地二十萬公頃,最近聽說有十三萬土地在休耕,這些土地可以重甘蔗、蕃薯等用這些東西來產生能源,這不困難,巴西過去做的就是跟台糖一樣,生殖能源用甘蔗萃取出來後不做糖做成石油,這應該有很大幫助,台灣現在土地沒有十分利用,十三萬公頃土地不種植只領錢,這種制度本身應該要好好配合,最重要就是能源問題。

李登輝認為,主要問題是不要一個公司(台電)說要怎樣就怎樣,只做大規模核能發電,其他代理性替代能源太多,應該要有方法分開來處理。他說,進口能源費用太高對台灣國民所得負擔太大,這種情形應該如何解決,要看台電現在一個公司能否處理,他也提過是否可以用電腦方式來管理整個電利用配合的問題,這應該可以做的但都沒有做。

他指出,現在每個家庭、工廠等要用電時的節約問題、送電問題等,例如墾丁第三核能電廠要送電到台北,921大地震時他去中寮看,變電所壞掉是很可怕的,差不多3、4%都損壞,要送電的路那麼長遠,台灣做這些事情應該要考慮,不要只有一個公司自己賺錢,要合理整台灣經濟發展去進行才對。李登輝說,台灣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國家發展、經濟發展都不明確,最重要就是能源配合、生產的問題,這要能處理,國家工業才能發展。

李登輝出席『國際能源論壇』閉幕致詞全文:

台灣能源的轉型契機

葉博士、各位國際貴賓、各位學者專家、各位長期關心環保的社團領導人、各位貴賓、女士、先生,大家午安,大家好!

首先,登○要感謝現場參與的各位來賓,一同關心能源發展的議題,也要感謝葉恭平博士的協助,讓我們集合來自美國、德國、日本以及台灣各界的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國際能源發展的趨勢,以及提供台灣面對能源轉型的方向提出具體的建議方案。

登○要強調的是,能源問題就是發展問題!在登○所著《二十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一書中,引用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發展即自由」的論述,強調經濟發展應該超越以物資金錢所得為唯一衡量標準的「唯物發展論」,要為人民爭取更多的政治、經濟的自由選擇權,也就是以「政治自由」、「經濟能力」、「社會機會」、「課責透明」與「安全保護」等互為表裡、不可切割的目標與手段為基礎,確保其他價值目標可以獲得實現。

登○認為在「發展即自由」的架構上,還必須加上「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能源問題也應該從「發展即自由」配合重視生態環境所建構的價值體系出發,透過對國際局勢消長的動態評估,才可能為台灣應有的發展途徑找出明確的方向。

壹、國際能源發展情勢
一、國際能源供應緊繃將成衝突新焦點
六十年來石油一直是最主要的商業能源,然而部分產油國政局不穩,往往使得供應緊繃,造成價格大幅震盪。國際能源總署發布的《二○一三年世界能源展望》認為因新興國家崛起,全球運輸與石化業需求增加,二○三五年原油需求量將比現在多十三%。新興國家崛起,全球經濟實力與財富快速重新分配;仰賴大量資源支撐的「成功」崛起經驗被複製、擴大,就需要更多能源、糧食與水資源供應,有限資源的爭奪,將成為國際衝突新焦點。

煤雖然蘊藏豐富,但還無法取代石油在運輸的功能﹔煤是化石燃料中污染物含量與CO2排放係數最高的能源,許多人建議煤應該留在地底不開採。而天然氣幾乎不含雜質,CO2排放只有燃煤的一半,是轉型無碳經濟體系的最佳過渡能源;今年六月,美國政府宣佈二○三○年前所有電廠的CO2排放係數必須降三十%;以政策來引導天然氣及再生能源取代燃煤發電。

二、迫切危機的氣候變遷
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將累積百萬年的碳以CO2形式釋放,排放速度遠超過自然的吸收能力,引發的溫室效應改變地球的熱平衡,極端氣候逐漸成為常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為減緩氣候變遷而成立。一九九七年《京都議定書》只規範三十八個工業國,要在二○一二年底平均比一九九○年減少五%排放。原定二○○九年哥本哈根會議產生新議定書的計畫,在抗拒減量國聯手下破局。二○一一年德班會議,在歐盟、小島聯盟與極低度發展國堅
持與努力下,大會達成共識﹕二○一五年前制定適用所有國家的新議定書,並於二○二○年前生效。

貳、台灣面臨的能源危機
一、能源過度仰賴進口,持續惡化
台灣是少數能源完全仰賴進口的國家,二十年來能源消耗增加一倍,用電增加一百四十%;二○一一年總能源消耗在全球排名第二十四。煤、油、氣與鈾來源集中在少數國家;購買能源的支出占進口值從二十年前的八%,增加到二○一二年的二十五%,相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十四‧四七%!沉重的能源負擔侵蝕民眾「經濟能力」、「社會機會」,威脅個人「安全保護」,讓國家政經風險徹底暴露。

二、被產業結構制約的能源政策
台灣沒有自產能源,政府卻堅持乙烯、粗鋼等初級產品「自給自足」,產業規模擴充,能源消耗從二十年前占消耗總能源的二十八%,增加到今日的三十八%,GDP的貢獻卻仍只有四%。

電力消費也類似,幾十年來工業與電廠自用一直耗用總電力的六成,比率遠比OECD國家平均三成高出許多。二○一一年台灣平均個人年用電量排名全球第十一,在台灣前面的美、加等國,多是自產能源比例高的國家﹔經濟部二○一一年初提出的《能源發展綱領》,預估二○二○年用電需求將再增加四十%,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三、節能減碳紙上談兵
台灣CO2排放從一九九○年一點一億公噸、二○○○年二點二億公噸,到二○一二年二點五億公噸,增加一百三十%;二○○九年前台灣快速增量一直在全球前十名,最近國內經濟發展停滯,高比例的海外生產,排放增加速度才逐漸和緩。平均每人年排放十一公噸CO2,比半數以上在《京都議定書》中被要求減量國高出許多,但我們並沒有積極進行節能減碳的作為。

参、台灣能源發展的對策
一、調整產業結構
台灣環境保護的稽查不足,製造業污染環境造成的社會損失沒有列進成本,政府還提供優惠、補貼鼓勵能源密集產業;消費環境與稅金補貼讓能源密集產品在市場具競爭力,誘使過度生產,消耗過多能源與水資源。應該儘速取消能源密集產業的補貼與優惠,加強污染查核,促使產業效率提升。改變這種過時的產業政策,沉重的能源負擔,壓縮民眾的「經濟能力」、「社會機會」的情形,並減少污染讓「安全保護」不會成為奢想。

發展在地的自主能源有許多好處:可以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減輕國際能源價格變動的衝擊,提昇政治自主性與能源安全;並且能降低CO2排放減緩氣候變遷,減少污染排放節省民眾醫療支出,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以及具有節省進口能源支出,提高經濟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等多重戰略價值。

二、新能源與再生能源
目前核四的存廢引發電力供給的討論,的確,目前以「鈾」為原料的核能發電,屬於高風險、高汙染,而這也不是核能發電的唯一方式,上午美國專家Rober的演講中提供另一種方向,也就是思考研究低汙染的「釷」為核能發電的方向。除了新核能發電外,也應該有其他替代的方案。

再生能源對台灣最獨特的意義,在於它顛覆台灣天然資源匱乏、只能依賴進口石油或者發展核電的刻板看法。從國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的太陽能、生質能與風力發電三大領域來看,台灣的天然資源非常豐富,若能妥善發展,我們不僅不需要進口石油或依賴核電,更能建立新興產業,出口相關設備與技術。

非常遺憾的是政府一直漠視再生能源的發展,以太陽光電為例,台灣是全球太陽能面板產量第二高的國家,但至今太陽能發電量不及總電量的千分之一點五,輸給高緯度、低日照的德、法、日、韓與烏克蘭。二○○九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忽略了再生能源「優先上電網」的重要,留給負責買賣的台電裁量空間。

三、落實電力自由化
台電公司發電設備過剩仍持續發展大型電廠計畫,可能不樂見再生能源電力分享顧客。要讓再生能源健全發展,應該限期把台電拆解成輸配電的公司與不同形式的發電公司;前者不發電,可避免球員兼裁判的困窘;分開的各類發電公司必須與同型民營電廠競爭,成本透明,效率才會提昇。台灣必須加速台電的民營化,積極加強電力自由化的發展,才能減少浪費與提昇效率。

四、提昇能源效率與節約
無論是核能、火力或水力電廠所產生的電力,由於發電廠與用戶端距離遙遠,必須藉助輸變電系統提高電壓、透過電力線輸送、最終變壓供給用戶使用,因此造成大量的能量耗損。據統計,台電所產生的用電效率大約五十八%左右,其餘都在輸送過程中浪費掉了。在當前開發綠色能源的潮流下,小型發電設備越來越發達,發電種類也越來越多元,發電位置、發電時間、發電量千變萬化,輸配電浪費的問題更形嚴重。因此;發展智能電網來降低輸配電的浪費,同時提升供電的品質。可以說,成功的再生能源政策更需要擴大能源利用與提昇效率,因此,透過資訊、通信與自動化科技,建立具智慧化的發電、輸電、配電及用戶的整合性電力網,強調自動化、安全及用戶端與供應端密切配合,以提升電力系統運轉效率、供電品質及電網可靠度,才能真正落實再生能源的擴大應用與節能減碳的目標。

此外,火力電廠的發電效率,台電比民營電廠差一成,就應該改進。運輸部門應該廣設便捷的大眾運輸,取代自行開車﹔電子商務、e化政府,配合都市規畫,減少人員移動。住商除空調、照明、家電、辦公設備等的節能外,應該思考建築物能耗的降低。
肆、台灣能源問題的核心:缺乏「實踐的政治決心」!

發展社會共識 要求改變
全球政經體系正在重整轉型,台灣要重建以經濟安全為核心的永續發展體系,必需儘快提高能源自主;過去的幾次全國能源會議,一再提到傳統能源的昂貴、可能供需失調與氣候變遷等因素,對台灣經濟與環境的衝擊;但因為「缺乏實踐的政治決心」沒有採取行動。今天的會議,基金會邀請國內外學者專家討論,寄望這樣的平台能引發各界對台灣未來能源發展的關注,共同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尋找出路。

最後,感謝所有國內外學者專家的參與,也感謝今天現場所有與會的來賓,謝謝大家,祝大家平安!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