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外國飼料米摻入臺灣新米 農糧署『丟臉都丟到國際上』



立委蔡煌瑯、劉建國於今日(1/12)針對民間盛傳不肖糧商『進口外國飼料米摻入臺灣新米販售得利』一事召開記者會,抨擊農委會與農糧署放縱不肖糧商進口外國飼料用碎米摻入臺灣新米,更有甚者用套換手法將『應碾碎舊米』掉包、再將舊米摻入新米販賣,造成國人消費權利受損、臺灣米的品質與聲譽遭到破壞。

蔡煌瑯表示,在臺灣還未加入 WTO之前,政府用高價收購稻米儲存戰備糧,等到過期後不可食用時,再輾成碎米做為飼料,但是當年即傳出許多官員為了圖利糧商而未將過期米輾成碎米,就直接跟新米混合銷售,傷害民眾健康、誤導民眾消費。如今加入 WTO後,又有 35%(50,652公噸)開放由民間進口,且其中碎米的進口還是免關稅的,就有更多不肖糧商為了獲取暴利,進口外國飼料用碎米再摻入台灣新米中販賣,不但擾亂國內米價及品質,抹殺台灣農民的用心與民眾對於臺灣米的信心。



劉建國表示,根據關稅總局的稅則稅率顯示,國內進口稻米、稻穀、糙米、碎米的進口關稅為新台幣 45元台幣/公斤;加入 WTO之後政府將配額進口稻米數量 144,720公噸中的 35%開放由民間進口(大約 50,652公噸)並享有零關稅優惠,由臺灣銀行辦理公開招標作業;得標的糧商只要付出約新台幣 11-14元/公斤的權利金,搭配進口零關稅,進口成本大幅降低;加上國外稻米產品價格遠低於國內稻米價格(進口米價格每公斤 20元左右、臺灣米批發價大約 30元),糧商因此有利可圖。

蔡煌瑯指出,臺灣稻米價格較高、但是品質好,一向是臺灣外銷農產的驕傲;如今卻傳出不肖米商進口國外飼料米摻入臺灣米進行販賣、嚴重破壞臺灣米的品質和口碑。農糧署每年編列 5336萬的預算來推廣臺灣好米,卻反而成為不肖米商的幫凶,蔡煌瑯痛批農委會浪費公帑,劉建國也抨擊農糧署『丟臉都丟到國際上了』。



劉建國質疑,一般市售的密封包裝臺灣米,消費者在購買之前完全無法辨別內容物是否為混和米,更不用說去辨別混和的是一般米還是飼料用碎米。不肖糧商見有可趁之機,才會去進口外國碎米摻入臺灣米中販售圖利。

劉建國要求農委會農糧署必須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嚴格管控糧商進口稻米的品質、種類、來源與品項。同時要求農糧署應針對來自民間的檢舉即刻進行徹查;蔡煌瑯則希望農糧署研擬政策、禁止外國進口米混入臺灣米一同販賣。立委強調:國內民眾的消費權利與健康不容妥協、本土稻農的生計和臺灣米的優良聲譽也不容毀損。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