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主講人對《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一書與若林正丈教授對話,提出許多觀點與精闢的見解,現場並開放讀者提問來跟作者交換意見。前考試院長姚嘉文、僑委會主委張富美、周清玉女士、詩人作家李敏勇先生、台教會陳儀深會長及許多學界、青年學生皆出席此寫給場座談聆聽精彩的對話。
影片共有12段,可連續收看
獨立媒體 YouTube播放清單頻道
主講人:若林正丈(東京大學教授)
吳乃德(中央研究院社科所研究員)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史所教授)
羅致政(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主持人:林世煜
主 辦:播種者出版有限公司、東吳大學政治系
中華民國的台灣化─歷史與未來 若林正丈 2009.9.5
一 <中華民國第二共和>:從一九九一年的展望
1 “政體轉移+/>>政治共同體層次的變動”的分析角度
政治體系/變動的三個層次:政治共同體、政治體制、政府
2 中華民國台灣化
政治精英的台灣化
政治權利正統性的台灣化
二 中華民國台灣化的進一步擴大與深化;一九九一年看不到的發展
1 總統直選、半總統制→國民黨“自民黨化”(一黨優位的政黨體系)沒有實現
2 政黨體系的民族主義化
3 社會/國民想像的多族群(多文化)化
4 與國際框架(七二年體制)的摩擦
三 重塑“中華民國台灣化”概念
1 歷史條件:三種不同帝國的統治/影響下台灣多重族群社會的形成、重整、再重整
2 出發條件:戰後台灣國家的三重性格
(1)東西冷戰前哨基地:國際社會中的位置
(2)正統中國: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 project當中
(3)遷佔者國家:與台灣社會的關係
3“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四個面向
(1)“憲政改革”
(2)“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
(3)多文化主義的浮現
(4) 與國際框架(七二年體制)的摩擦以及七二年體制的重整
四“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未來:停止、倒退或停止.倒退中的進展?
1 變動/躊躇的國家認同
2 民主政體的統治能力
3 轉型中的國際政經情勢
《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再版序
告訴你一個秘密。做為《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作者的我,中文版在台北問世後有了一個新的習慣:每到台北逛書店,(我很喜歡逛書店,買了很多買回去也不太可能看的書。)先到賣政治相關書籍的書櫃,偷偷地看一下還賣不賣自己的書。
幾年過去了,自己的書終於在台北書店裡看不見了。我以為我的書壽命就此結束了。這也很自然,我的書只寫到一九九一年,那時台灣還沒有總統直選的制度,但現在台灣已經驗了四次總統直選與兩次執政政黨輪替。老黃曆早就不管用了,也該被輪替。
現實世界總是比我想像的更為豐富。新自然老闆,我的老友洪美華說她應幾位大學老師一再的要求決定再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在驚喜之餘,我想到另外一個秘密,似乎自己早已察覺到的秘密:台灣學界根本沒有把我的書看作是當代政治研究的著作,而當作一本還算可以讓大學生讀的歷史(戰後史)參考書。感到窩囊?----有一點吧。台灣威權政體成功的轉型到民主政體;相形之下,我這個以前研究歷史的學者轉型到政治學者沒成功。
不過,我還是想到去掉這個並不怎麼愉快念頭的想法。矢內原忠雄的《帝國主義之下的台灣》此一名著,原來在它出版時也是當時現狀的研究。它是以經濟分析為主軸,分析並描繪日本殖民統治下昭和初期(一九二○年代後期)台灣社會現狀的。但,後來它慢慢被看做是歷史書。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的日治昭和初期的現狀本身成為歷史;另方面它至少照顧到自清末至昭和初期的歷史。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統治台灣社會的經驗總算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了吧?分析一九九○年代台灣政治現狀的書,因為也照顧得到戰後重要演變,所以也可以當作歷史參考書吧?
這有點與阿Q的精神勝利法類似,但很可以安慰自己,讓我平心靜氣接受自己的書在台灣的命運,而且對要求再版的台灣學界朋友以及洪老闆的感謝之念就油然而生。
再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這次乾脆把一個「史」字放在書名裡面:《台灣的政治: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戰後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這一本書將來有什麼好聊天的命運,現在不得而知。
若林正丈
二○○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一 <中華民國第二共和>:從一九九一年的展望
1 “政體轉移+/>>政治共同體層次的變動”的分析角度
政治體系/變動的三個層次:政治共同體、政治體制、政府
2 中華民國台灣化
政治精英的台灣化
政治權利正統性的台灣化
二 中華民國台灣化的進一步擴大與深化;一九九一年看不到的發展
1 總統直選、半總統制→國民黨“自民黨化”(一黨優位的政黨體系)沒有實現
2 政黨體系的民族主義化
3 社會/國民想像的多族群(多文化)化
4 與國際框架(七二年體制)的摩擦
三 重塑“中華民國台灣化”概念
1 歷史條件:三種不同帝國的統治/影響下台灣多重族群社會的形成、重整、再重整
2 出發條件:戰後台灣國家的三重性格
(1)東西冷戰前哨基地:國際社會中的位置
(2)正統中國: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 project當中
(3)遷佔者國家:與台灣社會的關係
3“中華民國台灣化”的四個面向
(1)“憲政改革”
(2)“民族主義政黨制”的形成
(3)多文化主義的浮現
(4) 與國際框架(七二年體制)的摩擦以及七二年體制的重整
四“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未來:停止、倒退或停止.倒退中的進展?
1 變動/躊躇的國家認同
2 民主政體的統治能力
3 轉型中的國際政經情勢
《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再版序
告訴你一個秘密。做為《台灣 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作者的我,中文版在台北問世後有了一個新的習慣:每到台北逛書店,(我很喜歡逛書店,買了很多買回去也不太可能看的書。)先到賣政治相關書籍的書櫃,偷偷地看一下還賣不賣自己的書。
幾年過去了,自己的書終於在台北書店裡看不見了。我以為我的書壽命就此結束了。這也很自然,我的書只寫到一九九一年,那時台灣還沒有總統直選的制度,但現在台灣已經驗了四次總統直選與兩次執政政黨輪替。老黃曆早就不管用了,也該被輪替。
現實世界總是比我想像的更為豐富。新自然老闆,我的老友洪美華說她應幾位大學老師一再的要求決定再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在驚喜之餘,我想到另外一個秘密,似乎自己早已察覺到的秘密:台灣學界根本沒有把我的書看作是當代政治研究的著作,而當作一本還算可以讓大學生讀的歷史(戰後史)參考書。感到窩囊?----有一點吧。台灣威權政體成功的轉型到民主政體;相形之下,我這個以前研究歷史的學者轉型到政治學者沒成功。
不過,我還是想到去掉這個並不怎麼愉快念頭的想法。矢內原忠雄的《帝國主義之下的台灣》此一名著,原來在它出版時也是當時現狀的研究。它是以經濟分析為主軸,分析並描繪日本殖民統治下昭和初期(一九二○年代後期)台灣社會現狀的。但,後來它慢慢被看做是歷史書。這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的日治昭和初期的現狀本身成為歷史;另方面它至少照顧到自清末至昭和初期的歷史。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統治台灣社會的經驗總算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了吧?分析一九九○年代台灣政治現狀的書,因為也照顧得到戰後重要演變,所以也可以當作歷史參考書吧?
這有點與阿Q的精神勝利法類似,但很可以安慰自己,讓我平心靜氣接受自己的書在台灣的命運,而且對要求再版的台灣學界朋友以及洪老闆的感謝之念就油然而生。
再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這次乾脆把一個「史」字放在書名裡面:《台灣的政治: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戰後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這一本書將來有什麼好聊天的命運,現在不得而知。
若林正丈
二○○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作者所使用[台灣]一辭
回覆刪除是
地理名詞
還是
政治名詞
作者似乎硬要讀者深信
[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奉命到台灣託管
持續成
[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實質佔領擁有台灣
別再儍了
ㄛˋ OBAMA
出生於台灣的人 你對終結託管 做了什麼
□參與託管組織被託管
□脫離託管組織做自主
新年代 新自決 給我 你的意志
你 心甘情願 莫怪我 無情無義 ㄛˊ ㄎㄝˊㄝ˙
別再儍了
2009/09/09 擊鼓 趕狗
若你(們)不方便到達
馬英九出現地
若你(們)不方便到達
台北市博愛特區
若你(們)不方便到達
各地機場.鐵路.公路站
若你(們)不方便到達
全台各地市場
各就各位所在地
2009/09/09當日 啟行
擊鼓(有鼓者)趕狗
口傳
趕狗
趕狗
全面趕走外來九
趕狗趕狗緊趕九
趕九歸往生出地
放生者活九十九
呼朋引友當齊大行動
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根本就沒有台灣澎湖這些領土. 舊金山和約中, 日本放棄對台澎的一切權利 名義與要求, 但沒有指定收受國, 是懸空割讓; 其後的台北和約第二條亦承認依舊金山和約, 日本 "業已放棄" 對台澎的一切權利 名義與要求, 此處的 "業已放棄", 英文是用完成式的 "has renounced", 而非即將放棄或者打算要放棄. 另, 依舊金山和約第二十六條, 日本在與中華民國簽定台北和約時, 需以 "在本條約 (指舊金山和約) 實質上相同條件下" 為之; 明顯地, 日本並無在舊金山和約割讓台灣澎湖給中華民國, 因而若日本在台北和約做此割讓, 即違反舊金山和約第二十六條之 "實質相同條件". 無怪乎前中華民國外交部長葉公超於立法院解釋台北和約時, 也說日本無權把台澎割讓給中華民國. 因而, 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國家 --- 它缺少了領土!
回覆刪除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怎樣可以結束流亡? 只有回到原領土上重新執政! 任何程序 (包括民主化) 都不能構成流亡政府的就地合法!
揚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鬼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