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蔡英文:期許金融業自身創新,喚起台灣經濟活力
蔡英文總統今天(7/20)出席「彭博臺灣金融論壇」,說明政府在提振國內投資意願的相關作為與努力,並強調政府將與民間共同面對創新風險,替臺灣再創經濟榮景。
蔡英文說,她充分感受到大家對政府振興經濟、推動改革的期待,也期許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能夠盡快扭轉經濟不佳的情勢,並讓過渡時期的陣痛能夠降到最低程度。
蔡英文指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的信心,往往反映在金融市場及產業發展的動態。所以,最需要的是一套結構性的改革方案,從金融面及產業面雙管齊下,讓國內經濟結構做根本性調整,尤其應該強化資本市場的功能,將資金引導到實質投資,支持產業創新和轉型,才能突破當前經濟發展的瓶頸。
蔡英文表示,政府首要責任是要提高企業投資意願,盡全力排除投資障礙,持續協助企業取得用地、提供穩定的水、電及公共基礎設施、吸引國際人才,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政府也可以和民間合作,例如以「公私夥伴關係」(PPP)模式,共同投資臺灣未來的生活環境以及公共建設。
蔡英文說,另一方面,臺灣也要積極地和國際接軌,除了透過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外,政府也將啓動新南向政策,深化臺灣和東協及南亞國家的經濟連結,透過貿易、投資、觀光及文化等各層面雙向互惠交流,強化臺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擴大發展格局,提升總體競爭力。
蔡英文強調,投資下世代產業的研發和創新,是高專業、也是高風險的活動,如果沒有願意且能夠承擔高風險的創新投融資機制及專業團隊,即便有再好的標的及條件,也只能坐看機會流失。因此,政府願意拋磚引玉,提出一些資源來引領並支持高風險創新投融資機制和專業團隊。
蔡英文說,除了增加研發預算、持續強化對創投的支持外,政府也將會成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來支持中小企業的走向升級轉型。我們也會整合人才和技術,組成國家級的投資貿易團隊,正面迎接全球市場的競爭。
蔡英文認為,面對數位科技的時代,金融創新也是不可迴避的挑戰,因此,她也特別就金融科技Fintech,提出一些看法。Fintech不只打破傳統金融通路與商品的侷限,對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行為和需求,也已經產生巨大的改變。
蔡英文說,金融機構的經營策略,應該從更高的視角,尋求跨業、跨界合作,並且運用大數據,提供更具整合性和客製化的服務,來回應市場的變化以及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面對這樣的趨勢,金管會以及相關業務部門,已經開始檢討法規,簡化流程,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就是希望建構一個有利於金融創新的環境。
蔡英文表示,,政府同時是金融市場的監理者,以及最後的責任承擔者。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永遠必須在市場發展和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這一次,新政府的執政團隊有更強的決心,對市場的開放會更有規劃,對改革的風險也更願意承擔。不會也不能因為懼怕風險而迴避改革,而是要做好所有準備,讓改革的風險降到最低的程度。
蔡英文說,我們對金融產業有更大的期待,希望金融業可以引導投資,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幫助臺灣走出經濟困境。所以,金融業自身的創新,也將是喚起臺灣經濟活力的重要一步。政府會跟各位一起努力。創新的機會在哪裡,政府就會跟大家一起走到那裡。原本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道路。
蔡英文致詞全文:
到今天,我就任總統剛好滿兩個月。這段時間以來,國際政經情勢的變化和國內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企業界和許許多多的民眾感到有些焦慮,我充分感受到大家對政府振興經濟、推動改革的期待,也期許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能夠盡快扭轉經濟不佳的情勢,並讓過渡時期的陣痛能夠降到最低程度。
一個國家的經濟的信心,往往反映在金融市場及產業發展的動態。我們的投資人和券商憂心臺股的量能萎縮。我們的定存族苦於利息縮水,我們的銀行卻煩惱資金氾濫。國內超額儲蓄率逐年增長,但企業投資卻反向衰減,低迷不振。國內創新創業能量不足,產業轉型升級遲緩。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只有傳統的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對於改善經濟的效果將非常有限,甚至還可能讓結構性問題更加惡化。
所以,我們最需要的是一套結構性的改革方案,從金融面及產業面雙管齊下,讓國內經濟結構做根本性調整,尤其應該強化資本市場的功能,將資金引導到實質投資,支持產業創新和轉型,才能突破當前經濟發展的瓶頸。
新政府的理念很清楚,現階段振興經濟將聚焦在提振國內投資意願及產業創新,並以金融創新及人才匯聚,來支撐結構調整和創新的活動。金融體系存在龐大閒置資金,若能將這些資金導入具有生產力的實質投資活動,就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改善低薪問題,也為存款人提供更好的報酬。
政府首要責任是要提高企業投資意願,我們將盡全力排除投資障礙,持續協助企業取得用地、提供穩定的水、電及公共基礎設施、吸引國際人才,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政府也可以和民間合作,例如以「公私夥伴關係」(PPP)模式,共同投資臺灣未來的生活環境以及公共建設。
另一方面,臺灣也要積極地和國際接軌,除了透過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外,政府也將啓動新南向政策,深化臺灣和東協及南亞國家的經濟連結,透過貿易、投資、觀光及文化等各層面雙向互惠交流,強化臺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擴大發展格局,提升總體競爭力。
為打造由創新驅動的新經濟模式,政府提出綠能、物聯網和智慧應用、生技醫藥、智慧機械以及國防產業等五大創新研發計畫,我們已經有規劃,並正以跨部會聯手的模式整合資源、集結力量,希望藉此創造廣大的投資機會,將國內充裕的資金轉化為實體經濟不斷前進的動能。
我也要利用這個機會來說明,包括「亞洲矽谷」在內,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的重點,並不是要去建設更多的工業園區,而是從產學接軌、人才延攬、投資效率及研發獎勵等制度面向,一一著手,把產業創新與投資連鎖的生態系統建立起來。同時,相關的部會也正朝鬆綁的方向,檢討公司體制、籌資及外籍人才居留等等法令,尤其是《公司法》的修訂,讓有心創新的本土業者,不會綁手綁腳,也可以提高國外業者來臺灣投資的興趣。
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透過這五大產業,可以同步改善區域失衡的問題,所以,也根據不同區域的條件,設計了小規模、不具排他性的硬體設施及基地,作為特定產業發展的試驗場域,這是兼顧「產業優勢進化」及「區域治理平衡」的概念,所提出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還有,我要特別強調,投資下世代產業的研發和創新,是高專業、也是高風險的活動,如果沒有願意且能夠承擔高風險的創新投融資機制及專業團隊,即便有再好的標的及條件,也只能坐看機會流失。因此,政府願意拋磚引玉,提出一些資源來引領並支持高風險創新投融資機制和專業團隊。
除了增加研發預算、持續強化對創投的支持外,政府也將會成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來支持中小企業的走向升級轉型。我們也會整合人才和技術,組成國家級的投資貿易團隊,正面迎接全球市場的競爭。
各位好朋友,各位先進,在國際金融環境動盪,以及負利率的趨勢下,把錢拿來投資產業創新,絕對是一個好選項。在這裡,我誠摯邀請大家,一起共襄盛舉。政府與民間共同面對創新風險,我們一定可以替臺灣拚過這一關,再造經濟的榮景。
面對數位科技的時代,金融創新也是不可迴避的挑戰,因此,我也特別就金融科技Fintech,提出一些看法。Fintech不只打破傳統金融通路與商品的侷限,對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行為和需求,也已經產生巨大的改變。
所以,我認為金融機構的經營策略,應該從更高的視角,尋求跨業、跨界合作,並且運用大數據,提供更具整合性和客製化的服務,來回應市場的變化以及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面對這樣的趨勢,金管會以及相關業務部門,已經開始檢討法規,簡化流程,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就是希望建構一個有利於金融創新的環境。
不過,我們也沒有忘記,政府同時是金融市場的監理者,以及最後的責任承擔者。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永遠必須在市場發展和風險管理之間取得平衡。這一次,新政府的執政團隊有更強的決心。我們對市場的開放會更有規劃,對改革的風險也更願意承擔。我們不會也不能因為懼怕風險而迴避改革,而是要做好所有準備,讓改革的風險降到最低的程度。
我也相信,臺灣的投資人、消費者、金融機構,乃至於整個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也都已經成熟到能夠承擔一定的風險;在可容忍的範圍內,願意接受挑戰,勇於創新。金融業一向被視為協助經濟發展的關鍵角色,為企業提供了發展所需的資金,也為民眾帶來財富保值和增值的機會。
現在,我們對金融產業有更大的期待。我們希望金融業可以引導投資,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幫助臺灣走出經濟困境。所以,金融業自身的創新,也將是喚起臺灣經濟活力的重要一步。政府會跟各位一起努力。創新的機會在哪裡,政府就會跟大家一起走到那裡。原本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道路。
包括彭博亞太區業務總監Taran Khera及大中華區新聞部總監John Liu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總統府提供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