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蔡英文:兩岸必朝向公益為主軸的交流環境
小英教育基金會今天(1/20)針對赴北京參訪團舉行記者會,說明參訪目的、規劃、過程,並分享參訪之觀察與心得。蔡英文表示,兩年來,民進黨人士參與交流活動並沒有缺席,這是一個應該正面看待的事;她一向主張,兩岸經該透過交流,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尤其是以專業為導向的交流活動,才能讓兩岸之間各種交流活動的侷限性一步一步的打開。
蔡英文指出,兩岸交流應該是多層次、多面向,而且是多元性的,不應該流為特定政黨及少數人壟斷或營私的行為。在現階段,兩岸交流更應該超越意識型態,重視雙方各種專業發展經驗的交換,並賦予新的內涵與意義。雙方智庫交流就是體現這種專業交流的重要平台。她說,兩岸交流要真正達到增進彼此了解的目的,專業的態度和事前的充分準備,是必要條件。專業交流就是專業交流,不必過度政治化,參與者要事前做好最充分的準備,交流時秉持坦誠的態度,做專業的溝通和對話,不要流於形式,更不要為交流而交流。這也是小英基金會推動兩岸交流的目的。
蔡英文表示,林執行長回來之後,已向她簡報此行的情況,參訪團進行了一次真正的專業交流之旅。對方各個接待單位準備了專業程度相當高的簡報,雙方充分的交流和對話,團員深切感受到,對岸從官方到民間,皆體認到他們當前所面對的內外環境變化和各種挑戰,也正努力尋求對策並推動各種因應措施。蔡英文提到,這次參訪團成員,絕大多數擔任過政府財經部會的政務官,是屬於部會首長層級的組合,在行前他們曾做了細緻分工和相當充分的準備,據了解,在這次參訪過程中,我們帶去的兼具專業和實務認知的台灣發展經驗,成為對方交流單位極感興趣的素材。
蔡英文強調,兩岸交流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逐步從無到有,從小規模逐步擴大,迄今已形成一個常態。未來有必要朝向追求一個以公益為主軸的交流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兩岸都有責任排除少數人利用交流牟取個別私利、凌駕公益的機會,也應該排除有限的格局,以擴大雙方在各層面發展經驗與心得交流的空間,建立這種交流環境,才能夠為兩岸在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努力過程中,找到更多的交集與共識。我們這次組團參訪,也希望能作為建立兩岸一種交流新模式的起點,也願意和國內關心這些專業領域的人共同分享,交換心得。
基金會執行長林全表示,這次參訪,是2013年7月小英教育基金會邀請中國銀行曹遠征教授、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丁志杰院長前來台北,就人民幣國際化議題進行演講和座談,受到與會人士高度肯定。之後,在丁教授邀請之下,由小英教育基金會組團前往參訪交流。林全表示,中國大陸已是我國相當重要的經濟伙伴,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組團回訪的目的,就設定在深入了解對岸經濟發展的實況以及未來策略,希望理解在面對新的變局時,他們如何看自己,又如何看世界;也希望有利於釐清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策略與思維,所有行程是按照這個目的安排確定。
林全表示,此行時間是今年1月15日至19日,一共是五天,共安排了13個參訪行程,依性質區分,可分為幾大類:
一、了解中國大陸將如何轉型,如何推動改革,我們拜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以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二、了解對方實施金融自由化的策略,我們拜訪了「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
三、了解大陸如何辦理全國性的經濟、社會統計工作,以作為各項政策規劃推動的基礎,拜訪了「國家統計局數據管理中心」。
四、了解對岸在跨國和超大型企業的全球經營戰略,我們拜訪了北京中關村展示中心、聯想集團,以及百度公司。
五、為了解對岸與國際經濟發展的新一代合作策略,拜訪了「天津城市規劃館」、「中國大陸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開發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天津港東疆保稅港區」、「郵輪母港」,並和「天津濱海新區各管理單位主管」舉行座談。
林全指出,這次參訪的主要心得是,第一,對方的專家都是非常專業、坦誠的,而且彼此都是善意的互動。第二,對方的專家學者在看待自身的發展策略以及問題時,都是很客觀而且專業的。雙方在專業上的發展經驗,透過參訪獲得了充分且深入的交流,也都認為未來應該繼續進行這類專業議題的交流,這是此行相當重要的成果。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