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第一屆「民間社造論壇」蔡英文:社區營造扮演重要的角色
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今天(3/27)出席第一屆民間社造論壇,並參觀由社區營造發展出的各種商品,這是由小英教育基金會贊助的民間社造活動。蔡英文致詞時表示,這個民間社造論壇的發想是有一些製造業的朋友參與小英教育基金會座談後所產生的,小英教育基金會一直希望將台灣的社會力建構起來,讓台灣能走入真正現代國家,有一個完整、成熟的公民社會。
蔡英文提出幾點看法:
壹、台灣推動社區營造的背景
三十多年前當世界開始從冷戰結構中逐漸解放,民主進步的浪潮再次吹起。台灣選擇了正確的方向,開啟了國內民主化的序曲。十數年間快速的政治改革讓我們贏得寧靜革命的美譽。但是我們清楚的知道,這種榮耀不會是恩寵,如何深化並鞏固民主,如何真正讓人民成為公民、成為公共治理的主體,是能否保有台灣民主化果實的關鍵!
她說,在每個時代,當我們面對困境,都期待有英雄的出現;在台灣困頓的民主化過程中,也有許多人期待政治明星的領導,但是民主化的過程教導我們,當享受權力的人民也具有承擔責任的能力與勇氣,國家社會才得賴以生存,民主才得到可大可久的根基。這種反求諸己的思維,正是社區營造孕育公民社會的起點
貳、社區營造的歷程
二十多年來,台灣有千百個社區、社團透過社區營造創造了共同的生命故事。也藉由這些實踐,詮釋了台灣社會的成長,也重新塑造了台灣社會的風格與特色。
社區營造的第一階段 開始於從李前總統提出「生命共同體」的概念。台灣百多年來的殖民地體制乃至於黨國體制,以外在法律、政治制度箝制、禁錮了草根生命力,「生命共同體」的政策新思維開使導向在地主體性的想像,形成一股啟發社會的動力,這種「賦權人民」、「打造公民」的精神,至今仍是台灣社會進步重要的共同資產。
蔡英文說,社區營造的第二階段 是從社區營造被納為國家政策,開始建立社會功能與國家角色的分工。這時期的最高峰就是(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新故鄉社區營造與六星計畫的提出,舉凡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傳統公共行政的專業領域,均開始強調必須有人民的參與,甚至漸漸轉換到以社區居民主導。社造的精神內化到行政之中。這樣自主管理公共事務的操練,除了強化了公民的責任感,更藉由行政社造化深化地方政府與人民對話的能力。
蔡英文表示,到現在,台灣面對了更嚴峻的挑戰,全球化架構下經濟體制所造成的貧富懸殊化,民主庸俗化所帶來的民主失序以及行政效能不彰的政府失靈,這些困境相互糾結,已無法透過既有國家機制徹底解決。而社區營造的思維與政府的思惟最大的差異正是在於社區營造相信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是一種從見樹到見林的觀察,從生活到公共事務的關注,是與泥土連結的生命歷程。相較於政府關注整體數字,重視執行時效,卻無法關注單一人民感受的公務理性思維,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兩種不同架構中找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但近年來,我們也感受到社造政策的邊緣化,社造工作成為許多社區孤獨的堅持與努力。我們擔心,長此以往,政策將與社造脫鉤、政府將與社區疏離。因此我們寄望於第三階段的社區營造!蔡英文認為,過去的社區營造,是重建國家與社區的夥伴關係,是政府與公民的協力治理。面對環境改變的挑戰,第三階段的社區營造的任務將是面對全球化的在地生命力與在地精神重建。我們必須勇於放棄過往框架,用新視野重新建構新思維。
她舉例說,全球化推動了企業的大型化、跨國化。但是我們也看到全台灣由北到南,從城市到鄉下有許多年輕人用他們的才華、專業,以新創意努力深耕地方。許多農村、舊城鎮因著這些年輕人的投入得到新力量,許多高齡者因著這些年輕人找到生命的價值。這種創新價值的生活模式,不但照顧了基本生活所需,更兼得以豐富彼此生命,在全球化的互動中維持多樣性特質與生活者的尊嚴。
蔡英文表示,我們應該讓這些植根在地溫暖人心的故事可以更被看到,讓社區營造的實踐激勵我們面對全球化的靈活能力與勇氣。在上一次的選舉中,我提出了在地經濟、在地產業的概念,正是這種「在地全球化」的思維,希望我們的經濟發展是以人民生活為主體的自主發展,就業、產業與生活成為一個整體。
又例如,在民主機制已經深化到日常生活之際,我們的民主真的有奠基草根嗎?多少地方的公共資源分配仍是黑箱,根深柢固的權力侍從體制陰影仍然宰制在地文化與生活的詮釋權,人民如何用社區營造的公民精神彼此連結,跨出自家的後花園,對那關乎未來的公共領域提出主張,開始改變現況!社造不會是後花園的孤芳自賞,而是地方公民積極參與地方治理的基地。
蔡英文說,同樣的,我們現在面對嚴峻的高齡化社會挑戰,包括人口下降、年金政策、就業等廣義人口問題,是現階段政府功能的一大考驗。我們能否跳出零和的資源競奪與精英思維,經由社區營造厚植我們的社會資本,讓社區共同體成為社會福利資源?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將社區居民視為夥伴,才可能面對任口斷層下的全球化競爭。這些當前台灣面對的困境與問題,都只有在回歸到社區的位置,才能還原問題原貌,找到真正改變的動力。
參、讓社區營造成為我們共同的記憶與價值
1950年代曾經是美國最黯淡的年代之一,國內因為百年種族問題的衝突激烈化,各種暴力頻出,復仇行為讓社會階級、種族更加對立,連國家體制亦無從解決。在這種動盪不安氛圍中,1963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以「我有一個夢」為題演講,從一個被壓迫者、弱勢者的角度卻提出一個植基於美國建國精神的偉大夢想。
蔡英文表示,這種公民自我賦權的自信與捨我其誰的公民承擔讓短短幾十年間,一個個在當時看似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半世紀後已深植生活,成為常態。今天我們台灣人民彼此的對立已從政治延伸到生活,是否有一個公共議題的空間讓人民可以拋開包袱學習彼此信任?社區是否能成為人民彼此連結、協力的基礎?她說,今天的論壇是一個好的起點,讓我們重拾過往在社區營造運動的共同記憶與經驗,勇敢提出屬於自己的夢想與主張,改變政府的決策模式!讓台灣可以有共好的開始。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