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1日 星期五
小英教育基金會「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講座
獨立媒體 YouTube播放清單頻道
獨立媒體 YouTube播放清單頻道
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今(1/11)日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演講。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期許科技業一起實現「創造價值」的經濟,期待科技業能支援傳統產業及其他需要技術支援的產業,並在台灣社會面臨貧富差距、財富分配問題,有社福需求的時候,能支持量能課稅的長期改革,讓台灣稅制發揮財富重新分配的效果;張忠謀董事長除鼓勵企業創新外,也呼籲政府在產業政策方面鼓勵創新和開放。
「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工作坊分兩方向進行,一方面邀請年輕學者和產業界共同討論台灣經濟發展模式,另外在講座方面,則邀請社會賢達演講,張忠謀董事長是繼蕭前副總統萬長、施振榮董事長的第三場演講,以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為演講焦點。張忠謀演講四十分鐘,隨後由蔡英文董事長與張忠謀董事長兩人對談卅分鐘;包括宜蘭縣長林聰賢,基金會董事,以及多位年輕學者、工商業人士、民間企業社團友人等超過二百五十人前來聽講,現場濟得水洩不通,更有多位晚到者無法進入會場。
蔡英文致詞時指出,基金會成立後,將推動「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當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希望從國家總體經濟戰略和產業的創新對策,發掘台灣經濟的下一個可能性,台灣下階段的發展不能再倚賴過去的模式和規則,必須有新的看法和模式的導入,這項工程必須要有台灣社會的共同參與,而且從現在就要開始。
張忠謀以「台灣科技產業」為題發表演講,並針對台灣當前八種高科技產業,包括IC設計業、半導體產業、DRAM、電腦業、面板業、太陽光電、LED、手機等的「研發能量」(R&D)、「創新」(Innovation)及「增值」(Value Creation)等三部份進行分析。張忠謀指出,現在到處都需要「創新」這項元素,連財務、行銷,甚至行政都需要創新,「創新」的愈多,而且「創新」所帶來的「增值」愈多者,是愈成功的;而資本太多則會是項負擔。
張忠謀強調,最重要是「創新」,而在「增值」之前,創新並不值錢,點子更不值錢;「創新」是去作改變,或是以新的方法來作事,可運用在各種領域,包括科學、科技、商品交易、財務和行政方面,不論規模大小都需要創新;而在「增值」方面,要先有人才,才能認識「創新」中的潛在經濟價值。張忠謀表示,在產業政策方面,政府應鼓勵創新和開放,「開放」也是蕭前副總統萬長所疾呼的,鄧小平在1978年推動的就是開放。
兩人對談時,觸及台韓全球產業競爭的議題,張忠謀指出,他反對政府挑出有潛力者或拯救輸者(pick winners or secure losers),因為政府沒有能力;若台灣要與三星競爭,由於三星產品眾多,從電視、三C產品到手機等,台灣業者可以分項分產品一一與之競爭,如果要組一個「抗三星聯盟」,「那都是沒用的點子」。張忠謀說,若要增加台灣業者的競爭力,「台幣可以再貶一點」,韓元在2008年時大貶,那也是韓國成為台灣競爭者的時候。
針對台灣的教育議題,張忠謀說,教育方面要鼓勵創新,要先從教育體制改起,因為培養創新人才需要從小培養好奇心、終身學習,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針對貧富差距和財富重分配的議題,張忠謀表示,政府針對貧富差距的統計數字,是聚焦在前廿%和後廿%的比較,但這數字是不夠敏感的,應比較前2%與中產階級的差距,這廿年來,這個差距加大了;而政府最能作的是以稅收的方式來進行財富重分配,收入高的人多收點稅。
張忠謀以基金會執行長林全任財政部長時的統計指出,當時台灣最高收入的幾十人,平均只賦稅7-8%,但薪資階級高收入者,卻賦40%,在台灣或美國都有許多方法進行合法避稅,「如果那種漏洞補起來的話,比較能調整一下貧富差距」。
更多照片,請點擊上圖,連結至 活動相簿
獨立媒體 採訪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